
市人民網報道青建集團全力做好援川災后重建工作
青建集團作為青島市建筑行業的龍頭企業,"5.12"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,臨危受命,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,全力以赴奮戰在抗震救災第一線,為災后重建工作做出了積極貢獻。
青島市對口支援的北川縣曲山鎮和陳家壩鄉受災極為嚴重,曲山鎮幾乎所有的房屋被震垮、震裂,列為受災最嚴重的鄉鎮之首,陳家壩鄉場鎮駐地房屋嚴重震垮、震裂達86%,建設板房安置無家可歸的災民,是當時抗震救災工作的當務之急。青建集團接到板房援建任務后,立即成立了"抗災援建工作領導小組",抽調工程技術人員,調運挖掘機等大型設備及其它物資,組建了102人的抗震救災工作隊奔赴災區,開展援建板房的前期準備。隨后,又派出200余人的援建隊伍,建設板房及配套安裝。青島市援建板房任務4375套,青建集團就完成了4071套,占總數的93%。援建的板房數量多,質量好,速度快,受到國家建設部,山東省委、省政府和青島市委、市政府領導的充分肯定。
青建集團承擔了陳家壩鄉中學、小學、中心衛生院、文化站及農貿市場等公共服務設施等房建項目,總建筑面積2.06萬平米。2009年1月12日項目開工,4月27日主體封頂,繼板房建設后再一次創造了"青島速度", 8月25日,項目通過質檢驗收交付使用。陳家壩鄉為感謝青島人民的無私援助,感謝青建集團的辛勞付出,在援建的校園里設立了一塊"大愛無疆"感恩石碑。
陳家壩鄉援建項目還沒有收尾,集團又轉戰到新縣城建設工地,承接了北川縣新縣城--溫泉片區安居房4個樓座的援建任務,建筑面積1.8萬平方米。經過2個多月的連續作戰,4個樓座已全部封頂,為2010年2月交付使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礎。
青建集團把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來抓,在整個援川工作過程中,從全集團抽調最過硬的隊伍、最強的技術力量、最好的設備,全力以赴、重點保障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任務的完成。集團承建過多種多樣的國內外工程,但象北川災后重建所遇到的困難、付出的艱辛是少有的。援建陳家壩場鎮項目時,唯一的進出道路常因泥石流等地震次生災害而中斷,從項目開始到結束,保障建材供應不間斷就成為頭等大事,大噸位的車輛進不了陳家壩,就先拉到綿陽,再由小卡車分裝運進去。北川新縣城是異地選址建設,工地常常停水停電,就專門配套了兩臺大功率發電機來保證正常施工。為確保工程質量,從進料、用料把關,嚴格按抗震設計要求施工,自覺接受青島、北川質檢部門的"雙重監督"。經過全體援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,科學安排,精心施工,已完工交付的陳家壩鄉學校、衛生院、文化站等項目,先后被評為"綿州杯"、"四川省優質結構工程"、"天府杯"工程。集團每一位援建工作者,把參加北川災后重建工作看做是自己難得的人生閱歷,為幫助災區人民重建家園,餐風露宿、晝夜奮戰,無怨無悔。以援川重建的實行動,展現了青建人的優良傳統和作風,踐行了“誠信敬業 創造卓越”的企業價值觀。